屈西阁图片,鲜为人知的西冶故事

本文目录

书房对联闲话:素琴浊酒容一榻


       这一副“ 素琴浊酒容一榻,参横斗转欲三更 ”,是东坡先生的诗句集联,其大意是:

       遥望星象,夜深已近三更,可我一点睡意也没有。虽然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能理解我,但这又有什么呢?人不知而不愠嘛。卧榻之上,有素琴一张,浊酒半坛,也就足够了。

       上联中说“ 素琴 ”,意思是琴很不值钱,一块板板,几根弦弦,没怎么精雕细刻,更不会镶金饰玉。“ 浊酒 ”就更不用说了,不是自己家里酿的,就是从村野小店沽的,也很不值钱。东西不值钱,人当然也就很穷了。但即使穷,也一点不妨碍人家漫斟浊酒、轻抚琴弦,笑看庭前花木自开落,时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下联中的“ 参 shēn 横斗转 ”,指的是参星(属猎户座)和北斗星(属大熊座),在夜空中随着时间移动位置不断变化。

       这两句作为一联,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但要是顺藤摸瓜去看看这上下联的出处,我们便恍如推开了两道奇幻之门、进入到了到了苏东坡的丰富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下文仔细分解。

       上联“素琴浊酒容一榻”,出自东坡先生的七言排律《蔡景繁官舍小阁》,原诗如下: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 mǐ 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cǐ 。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 yuān 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年)冬至前后。其时先生刚度过4年的黄州谪居生涯,沿江东下至扬州、再转大运河北上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经过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楚州区)时,上岸去拜访蔡景繁。景繁时任淮南转运副使,官衙就设在山阳。

      可事不凑巧,蔡景繁下基层公干去了,两人没见上。东坡先生便自个儿在官衙溜达,官衙里有花园,园中有楼曰西阁,即是诗题中的“官舍小阁”。

      说到这里,有必要插叙一下东坡与蔡景繁的几层关系。一是嘉祐二年(1057年),苏东坡与蔡景繁及其父亲蔡元导,三人同榜考中进士,算是同年。这个“同年”,在中国传统的“圈子文化”里分量很重,大家一般都会互相照顾;二是蔡景繁性格刚烈,指陈政事常常直言不讳,与东坡先生性格相投;三是蔡景繁此时所担任的淮南转运副使,属于地方上的高官,辖区包括黄州,近两年苏东坡在黄州落魄时,蔡景繁可没少照顾。

      下面我们细细说一下这首诗。

      第一联“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是说:蔡先生为官淮南一带,政善民乐,百姓称颂,为东南大地增色不少。由你还想起了你的父亲,那也是令人敬仰的仁人君子呀。

      第二联“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是说:蔡先生风骨耿耿,对于当朝宰相也敢讥讽嘲弄,从不肯随便附和别人。

      这里上联典故出自《晋书》,说的是东晋的蔡谟,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东晋丞相王导的老婆曹氏,“家法”很严。王导在外面搞小三被发觉,老婆便要去大闹。王导一听说,这还得了,想打个时间差,赶在老婆前面去料理。一路上王丞相心急火燎,总嫌牛走得太慢,不住地用麈尾(谈玄论道专用道具)抽打牛屁股。蔡谟见了,就和王导开玩笑说:“王丞相,朝廷准备给你加九锡哩,请赶快上朝去领赏吧!”王导这时只顾着快牛加鞭,哪还在乎蔡谟在说什么。蔡谟接着说:“丞相这个着急呀,啥也听不进去了,心里只有‘ 短辕犊车,长柄麈尾 ’”。此事一时传为笑谈。大家看,敢如此来捋虎须,这个蔡谟的胆量真不一般。

      诗中的“ 王叟 ”,指的即是东晋丞相王导。“ 短辕犊车,长柄麈尾 ”,是说王导着急得不行行,打牛的“麈尾”也伸得太长了,显得牛车的车辕都太“短”了。大家看,这8个字也太有画面感了吧。

      下联典故出自《宋书》,说的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蔡廓,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朝廷打算任命蔡廓当礼部尚书,但当权者徐羡之又不想把任命官员的职权全交给他,蔡廓生气地说:“ 我不能为徐干木 (即徐羡之) 书纸尾 ”。意思就是:要我干,我就得说了算。你们定下的事,我可不会在下面签字!“ 书纸尾 ”意思就是屈从权势,只管在下面签字。

      东坡先生这两个典故,是在赞颂蔡景繁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大家看,先生这典故用得真可谓出神入化:第一是切合蔡景繁的事迹,蔡景繁在吕惠卿主政期间,曾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多次对其进行指责;第二是典故里的人都姓蔡,以“彼蔡”(蔡谟、蔡廓)来夸“此蔡”(蔡景繁),非常贴切。第三点就更妙了,此处上句的蔡谟还是下句蔡廓的曾祖父,这两个典故合起来看,就相当于把蔡景繁一家祖宗几代、家风清正都给赞颂了。

      第三联“ 三年弭 mǐ 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是说:正因为你老兄不肯附和当局,所以才被从中央排挤到地方上来了。但这又有什么呢,正好趁机歇一歇嘛。我看你这三年在淮南一带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好诗写了也有上千首吧。“弭节”就是慢些走、缓一缓、歇一歇。

      第四联“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cǐ”,是说:你的地盘你做主,盖个小楼享享福。公事之余,或散发坐卧,开敞明亮的西阁足以清心;或凭栏远眺,潺湲清澈的东溪尽收眼底。

      第五联“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是说:卧榻之上,有素琴,有浊酒,三尺风流,简单而快乐;楹轩之外,有落霞,有孤鹜,千里美景,畅意而舒怀。

      第六联“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是说:你的豪华官船啥时候能系在门前的高柳下呢?意思是你下基层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在你的西阁之上流连徘徊,诗兴有好几次控制不住,差点写到你洁白素亮的窗户纸上。

      看来东坡先生也是能控制住自己的人,虽然屡次提笔,终究也没敢在领导家窗户上胡写乱画。

      后几句无关大旨,不啰嗦了。

      补记一点:就在先生写此诗的当月,蔡先生即得病去世了。先生哀痛不已,在祭文中写到“ 子之为人,清历孤峻,经以仁义,绎 (yì抒发) 以忠信。子之事君,悃 (kǔn真心诚意) 款倾尽,挺然不已,视退如进。 ”虽说祭文悼词,惯例要歌功颂德,但盖棺定论,也不能千人一面。况且苏东坡也不是那种吹牛拍马的人。能有这样的评价,也就难怪两人能处成好朋友了。

      这一首诗就说到这里吧。大家看,这就是东坡先生最惯常写的酬和赠答诗。这类诗在其诗稿中至少占九成以上。先生这类诗,大致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一气呵来,浑如天成。因为这种诗往往要得很急,有时候是当场唱和;有时候是每天公干私事之余要写好几首,没那么多时间容你仔细推敲;更有甚者,朋友的书童、驿站的邮差就在旁边等着拿货走人呢。

      二是正史野史,信手拈来。这可不仅要看肚子里有多少货,还要看对这些货有多熟。那时候没手机、没百度,全凭自己的大脑大量存储、灵活调用。

      三是应时切题,妙语连珠。这个就最见才气了。再好的材料,要没有好厨师的匠心妙手,也是白搭。我们看该诗中东坡所用的两个典故,表面上看了无痕迹,一个“蔡”字也没出现;可稍一细思,便知先生早已银针暗入,深扎到对方心坎里去了。

      在当年,据说东坡先生每每一篇出手,那真可谓不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点赞转发,势如燎原。就连皇帝也经常在吃饭中“ 停杯投箸不能食 ”,以手击节坐长赞。

      好了,接着再说下联“ 参横斗转欲三更 ”。这一句出自东坡先生的七言律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原诗如下: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一首名气可大得不得了,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与先生广为流传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欲把西湖比西子”、“前赤壁赋”等名篇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学课本竟然没选,实为广大学子深惜之。

      这首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6月,当时先生已经64岁高龄,被朝廷网开一面,准许从海南岛渡海北归。回顾先生自1194年4月贬谪岭南,颠沛流离,先后历经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境内)等地,至此已足足有6个年头了。

      下面仔细看看这首诗。

      首联“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是说:夜渡大海,四顾茫茫。抬头仰望,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噢,是了,天气是晴了,大晴了。这刮不尽的风呀、下不尽的雨呀,是也该结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东坡先生的命运也像这天气一样,也该“晴”了。

      颔联“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是说:乌云散尽,星月朗朗,这澄净的青天,这明澈的大海,本就是天地绝美的素颜,难道还再需要什么东西来点缀吗?我苏东坡的胸怀心境呀,便正如这青天大海一般,那些纷纷扰扰的是非曲直、穷达荣辱,又怎么能改变得了我呢?

      颈联上句“ 空余鲁叟乘桴意 ”,是说:孔子曾经讲过,“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志向在陆地上实现不了,我就乘船到海上漂流去。”我这次渡海到海南岛,孔子说的“乘桴浮于海”,我是亲身实践过了。但孔子所言,我不敢苟同。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仅要吟风弄月、享受生活,还要大济苍生、为人民服务。我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既行其言,却异其旨,先生这里的“ 空余 ”,用得实在太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孔子好像也是在开玩笑,并非真的要“ 浮于海 ”、遁世逃避。

      颈联下句“ 粗识轩辕奏乐声 ”,是说:大海上风涛奇幻激荡,使我好像领略到了黄帝在洞庭湖上排演音乐的感觉。这一典故有多处记载,比如《庄子》中曾提到:“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大家都知道,“礼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很高。就其功用来说,“乐”就是用声音来感化人、熏陶人。中国人尊奉黄帝为人文初祖,那黄帝排演的音乐当然就是最高大上的了。这么高大上的音乐,这么浓郁饱满的感化,东坡先生好像觉得,自己在大海上真的领略到了。

      这一句看似虚笔,其实境界甚高、气象颇大。你想想,这完全是把什么诸子百家、三坟五典都给旁路掉,通过音乐直接和黄帝对上话了。这境界能不高吗?气象能不大吗?

      这里的“ 粗识 ”,真有点“初恋”的感觉——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验到了,多少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是太美妙了。

      尾联“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可看作是先生对海南贬谪生涯的总结,意思是:贬谪流落海南岛,虽可谓九死一生,但毕竟活着回来了。回顾这三年的岛上生活,天蓝蓝,海蓝蓝,民风淳朴如上古之时,风光秀美如天上人间。这一趟旅行呀,对我这个走遍大江南北的老驴友来说,真可谓是最最奇绝的一次了。

      东坡之人,东坡之诗,便是如此这般,让你纵读千遍也不厌倦。

参考书目:《苏轼诗集合注(冯应榴)》《苏东坡传(林语堂)》《苏轼年谱(孔凡礼)》

观沧海写出大海辽阔的诗句


1.描写大海宽广无垠的诗句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乃一代枭雄曹操所写!是古代诗词中借海喻情最经典的一首!此诗词极致地抒发了曹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雄心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当真见诗如见人!附注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2.描写大海宏伟气势的诗句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描写大海的诗句

外 国 诗 三 首致 大 海普 希 金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1、诵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2、问题研究法。

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3、阅读评点法。

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二、解题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

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

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这首诗的结构思路。教者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问题一: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学生边轻声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问题二: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2、具体研习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

如诗句“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问题二: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问题三: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问题四: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以上研习,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另外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诗句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切忌架空分析。)

3、欣赏品味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欣赏品味例一: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欣赏品味例二: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

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

5.与大海有关的诗句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仲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月销万古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今读xié)。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大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庄子·秋水》尾闾(lǘ):传说为海水排泄的地方。

万川入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海水也从来没有满溢过;海水排泄,也从来没有干涸过。后人每用这句子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周而复始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国·魏·曹操《观沧海》碣石:指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山。

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即耸。峙(zhì):挺立。

这是作者穷追袁绍残部路经碣石时所作。描绘了海波荡漾、山岛耸立,木繁草茂的壮观图景,烘托他当时昂扬的气概。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晋·乐府民歌《西洲曲》空绿: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

卷起帘幕天穹自然显得高远,海水摇漾着空中的碧绿之色。境界壮阔动荡,“摇空绿”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春天潮水涌入长江,江海连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残夜将尽,朝阳已从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气息。

作者为客日久,日复一日,年一复一年,岁月蹉跎,回乡无日,送书无人,触景伤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绘。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离西阁》旭日浮于沧海,众星挂在银河。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齐州:中州,亦即中国。九点烟:我国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远望如九点烟。

一泓(hóng):一汪:绘出一幅壮观的九州高空鸟瞰图,可见作者气势不凡的胸怀和浓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涛声孔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声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为壮观。触:碰、击。

两句把势大声洪的江潮描绘得如在目前,使人惊心动魄。全词是一幅精采的海边观涛画。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唐·赵嘏《钱塘》中秋:钱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为壮观,历来誉为天下胜境。

写静景的壮阔和动景的声势,都极为出色。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一线:形容浪头象一排白线涌来。指顾:指点顾盼,喻时间极短。

写江潮水初上的雄浑景色。李白《横江词》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句,附录于此,以供参照。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几许:多少。

浑:简直。极写江潮的高大。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潮水汹涌冲来的时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处都象迎接潮水的锣鼓声。

两句描写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怀空。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瑶台:传说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长虹从辽阔的沙滩上奔涌而来,又象天仙在瑶台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琼浆倾泻而下。

以丰。

6.关于大海的古诗词

酒泉子

作者: 潘阆

长忆观潮, 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南歌子·湖州作

作者: 苏轼

山雨潇潇过, 溪桥浏浏清.

小园幽榭枕苹汀.

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 江湖雪阵平.

两山遥指海门青,

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屈子祠在哪里


里边儿好像有一个叫群芳阁。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实事例


一、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生性淡泊,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


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二、苏武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屈西阁图片,鲜为人知的西冶故事图1


三、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1]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德_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_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四、闻一多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


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五、介之推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介之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


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介之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介之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以上就是关于屈西阁图片,鲜为人知的西冶故事的全部内容,以及屈西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19)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17:37
下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17: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