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犇怎么读,字义是什么
禛,汉语拼音zhēn。禛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佑。如爱新觉罗·胤禛
基本信息
部首:礻,部外笔画:10,总笔画:14 ;
繁体部首:示,部外笔画:10,
五笔86&98:PYFW 仓颉:IFJBC
四角号码:3428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99B
基本字义
《说文》:“禛,以真受福也。”
《尚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侧邻切《集韵》之人切,𠀤音眞。《说文》以眞受福也。
禛怎么读
禛读zhēn。禛解释为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佑。出自《尚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禛读zhēn。禛解释为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佑。出自《尚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禛怎么读
一、读音:zhēn
二、部首: 礻
三、笔顺: 点、横撇、竖、点、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 撇、点
四、释义: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祐。
五、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扩展资料:
同音词:真
汉字释义:
1、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2、确实,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3、 清楚,显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4、 本性,本原:纯真。天真。
5、人的肖像:传真。写真。
6、汉字的楷书:真字。真书。真草隶篆。
7、 姓。
胤禛胤禩怎么读
一、禛的读音:zhēn
二、汉字释义:
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祐。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礻
五、相关词组:
无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点、横撇/横钩、竖、点、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二、禛的同音字:真
汉字释义:
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2. 确实,的确:~好。~正。~切。
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 本性,本原:纯~。天~。
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7. 姓。
以上就是关于邴禛禛怎么读,犇怎么读,字义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禛怎么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