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各朝代皇室教育的机构有什么差异
你所说的皇家教育机构,好像没有专!因为皇家的教学都是专门请有学问的官员专门教导,根本就没形成一个教育体系!或者有专门的名称!好比,当今请家庭教师一般。每换一个皇帝,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教育小团体!!
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印记
什么是教育行政?教育行政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事业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显然,教育行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学校等教育机关,二是有国家机器,三是国家权力对教育机关的介入。根据考古资料的研究,中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余年的原始社会后期已有学校教育的萌芽。据《周礼》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的五帝时代,名为“成均”。但那时没有国家,当然也就没有教育行政。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始于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此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学校,而且由于实行“学在官府”的体制,各种教育机关都置于国家管理之下。这便是中国教育行政的源头,距今已有4000多年。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各阶段或时期内,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行政机构也不同。《中国教育行政简史》分为古代篇、近现代篇、当代篇。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教育行政的断代不应该也不可能有悖于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但是具体明确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和现代教育行政从何时起,却又不能不尊重中国教育行政运行的轨迹。作者以19世纪60年代洋务泥创设新式学堂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的发端,中国现代教育行政以20世纪的废止科举制度、颁行现代学制为中国现代教育行政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教育行政则列为中国当代教育行政。本文对我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做了简要的分析。
一、夏商周秦汉的教育行政机构
夏朝有“序”、“校”、 “庠”、“瞽宗”等多种教育机构,实行“官守学业”、“学在官府”、“官师一体”的制度。典章与礼乐器皿均有官府执掌,唯官有书有器。学校的教师就是政府的教育官吏,学校管理就是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中国教育行政带着这种特色从此产生。
商朝的学校除“庠”、“序”之外,又增加了“学”和“瞽宗”。“学”之名,自此开始。商之“学”,不但是已经成型的学校,而且有“大学”“小学”之分,形成了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制度雏型。“瞽宗”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设有专职教师。商朝仍和夏朝一样,“官守学业”,只有奴隶主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资格,教师即官吏,国家所藏典册就是教材,政学内容由国家规定。“学在官府”集中体现了夏商奴隶制社会教育行政的基本特点。
西周时期,据《周礼》和《学记》中记载:“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这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西周的中央教育行政事务主要由“六卿”中的宗伯掌管,宗伯之下设大司乐,又称乐正,掌管音乐和教育国学贵族子弟,是西周学校的主持人。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地方教育最高领导,同时设乡大夫一职,执掌政教禁令。这是中国地方教育行政的萌芽。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讲,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已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育行政。但各诸侯国鼓励兴办私学,乃至拨款资助;重视养士,甚至举办大型学宫,成为特殊形式的官学。
秦朝建立了吏师制度和博士制度。位列“九卿”之首的常奉,负责执掌国家的宗教礼仪,教育也在其管理范围之内。乡“设三老,以掌教化”。
汉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与职官的建置制度,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枢以下设有“九卿”等机构,只是名称和职权有所调整。掌管礼仪的奉常改叫太常,负责教育行政事务。地方教育行政事务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不设管理教育的专职官员。
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教育行政机构
两晋有“诸县率千余户置一小学,不满千户亦立”的规定。南朝四个朝代均设有国子学,北朝四个朝代办了太学和一些贵族学校。
隋朝设立了国子监。隋以前的各代王朝一般都由执掌礼仪的太常(宗伯、举常)为主管理教育,执管土地户籍的司徒也有管理教育的责任。隋一改旧例,设立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并设祭酒作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在祭酒之下设有司业、丞、主簿、录事等职。隋朝的中央官学有大学、国子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比仅有国子学、太学又进了一步。太学设博士“总知学事”,下设助教协助教学与管理。在中央设立专门教育行政机构自隋朝国子监起,这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虽然地方官学由地方政府管理,但地方政府不设专职教育行政官员。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沿袭隋的六部制度,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设司。礼部通过掌管全国礼仪、贡举的政令成为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隶属于礼部的国子监则是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另有管理宫廷教育的机构。由中央部门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由部门自行管理。作为中央专门教育行政机构的国子监,据《新房书·百官志三》记载:“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大学、广文 四门、律、书、算,凡七学。”国子监设祭酒为最高行政长官,设司业2人为副职。下设丞1人.负责管理国子监日常事务,管理七学学生的学业成绩,每年将修业已完的学生送请祭酒与司业举行毕业考试,及第者上报礼部应省试。设主簿1人,负责掌管印章,管理七学学生的品行学规。以皇族宗室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崇文馆,归东宫系统。专收三品以上高官子弟的弘文馆归门下省管理,门下省是唐朝处理政务的中枢之一。另一中枢中书省属下的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等都办有专门学校,秘书省还辖有小学。唐朝还没有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但在地方政府设置长史一职,专门管理教育,这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地方教育行政官员。
三、宋元的教育行政机构
宋朝的教育行政体系承唐制,由礼部掌管“学校、贡举之政令”,是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礼部行政长官为尚书,次为侍郎。国子监是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隶属于礼部。国子监在宋初本来具有行政与教学机构的双重职能,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又是国家最高学府。但国子监的教学职能,已徒具虚名。至北宋后期元丰年间,国子监的教学职能划归太学,成为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宋朝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专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提举学事司。
辽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亦是在礼部下设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学官,仿唐制兴办学校。清宁六年(公元1060年)又置中京(今山西大同市)国子监,设置官职与上京国子监同,但此时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已经弱化,主要职能是办学。辽没有专门设置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地方教育行政事宜由地方长官直接负责。
金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礼部及其下属的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和司业总管国子学和太学.设国子监丞提控女真学,还设有校勘和书写官,负责编辑刊印全国通用的教科书。金末设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在府、州、县府内,指定专人管理教育行政事宜。
元朝没有统揽全局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虽然元朝中央也设六大部,但礼部没被赋予管理学校的权力。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集贤院,之后在集贤院下设国子监。中央管理教育的机构还有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医学提举司、司天台等。集贤院的职责是“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贤良。”主要行政官吏有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等职。大学士往往也兼国子监祭酒,直接管理学校。翰林国史院主要掌管翻译修撰国史,教习“亦斯替非”语,主要官员有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土、直学士等职。回回国子学属其管辖。蒙古翰林院掌管蒙文诏书及蒙文译写等,主要官吏有承旨、直学士、待判、修撰等职,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属其管辖。医学提举司和司天台负责系统内办学事宜。元朝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除在各处行省所署之地皆置儒学提举司统辖诸路、府、州、县学外,还在江浙、湖广、江西三省专设蒙古提举学校官,京城大都专设大都路提举学校所。
四、明清的教育行政机构
明朝,是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王朝。礼部“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统管教育行政。明朝没有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礼部之下虽设有国子监,但国子监是管理国子学的机构。国子学之外的中央官学分属各部门。武学隶属于兵部。医学隶属于太医监,太医监置医学提举司。宗学由王府设长史主管。明朝地方教育行政主要由省管理。明初由巡按御史,布、按两司及府州县官负责地方官学及有关教育事宜。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每处添设按察司官一员,南、北直隶御史各一员,专一提调学校。”建立了提学官制度。各省设立提学官后,巡按御史及布政司、按察司官对学政事务多数不再过问,并一再有官上疏,认为提学官或因阻山隔海,或因其他原因,难行督教之实,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废提学官制。但各省直学政改由按察司官提督后,又逐渐放松了对学校的管理,于是,景泰六年(1455年)在南北直隶地区复设了提学官。1461年,各省都恢复了提学官以总学政。这一制度直至明亡没有改变。明朝提学官在20多年间的设立、裁撤、再设立的过程,提醒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政府负责和专职官员之间的关系。
清朝仿照明制,设内阁作为中枢机构,在内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礼部主管全国的科举、学校、庆典、祀典、治丧礼仪等事务,设尚书、左右侍郎满汉俱一人。礼部下设四个司,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只有仪制司下的学政科。清朝的国子监不受礼部掌管,名义上直接受皇帝领导。清朗中期,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设管理监事大臣掌管国子监,以亲王统领,嗣后,一般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简选。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同
时兼有教育行政职能,负责管理俄罗斯学馆、算学馆、八旗官学、琉球官学等。另外,翰林院、兵部、钦天监、宗人府、理藩院均有管辖所属官学的教育行政职能。
中国第一个社会教育机构
隋文帝即位后,正式设立国子寺,置国子祭酒,专门管理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机构的开始,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并增设司业一人,为国子祭酒副手。祭酒、司业既是官职,同时也是教授。此后,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清代。
中国最早的学校在夏代
我国早在夏代就已经有广泛意义上的学校了,称为“校”,主要是教授祭祀礼仪和射、御、书、数;到了商朝,学校称为“序”,主要开展礼乐、习射、宗教教育等活动;西周的时候,学校的名称为“庠”,是源于虞舜时期的教养机构,主要是利用养老活动对青年进行孝悌教育。
当时,周天子还设置了专门供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大学”,称为“辟雍”。满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都可以在里面学习各种所需的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射箭、骑马、驾车等。而10岁到15岁的男性贵族子弟则寄宿到城内的“小学”学习。
后来,孔子开创私学,即私塾,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中央设置太学(国家最高学府),在地方设置学宫。到了隋唐时期,办学达到极盛时期,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有了更多的分类。
值得称道的是唐朝时成立的“书院”,在宋代达到顶峰,形成蔚为大观的“六大书院”。明清的学校形式基本上承袭隋唐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由地方或私人创办的学塾,也就是私塾,遍布城乡,普及度高。
古时称学校叫什么
问题一: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 ***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我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问题二:古代小学与大学的分别 大学
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zdic/...16
小学(小学)
我国 西周 即有小学,此前则名曰下庠、西序、左学等,其后亦名称不一。官学如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如书馆、乡塾。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北周 卢辩 注:“小学,谓虎闱师保之学也……《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内则》曰:十年盯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者,谓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 民 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 民 四我进了新式小学。”
汉 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 隋 唐 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研究文字、训诂、音韵著作备于小学。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太炎先生 曾教我小学。”
问题三:古代所说的大学小学指的是什么?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见,小学是古代学生的基础教育,对小学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一个人后来学问的发展。
我们在解读《大学》这本经典时,已于前文说到了《学记》中的一些古代教育的情况,这里不妨再来看看我国古代的大学与小学是怎样一回事。
现代人先读小学,而后是中学,然后是大学。古代人也是先读小学,然后就进入大(太)学,那时还没有中学这一概念,也没有这一级学校。
有记载显示,我国在夏代已经出现了正式的学校。《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这虽仅短短67个字,内容却非常丰富,此为之解读:
1.历史起源与沿革。学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代。其沿革,则是夏、商、周三代在兴办学校这方面延续不断。
2.名称与含义。虽然这三代都设学校,但是名称不一。夏以“校”为名,是“教”的意思。殷以“序”为名,是“射”的意思。周以“庠”为名,是“养”的意思。虽然称名不一,但是实质都是教导、教育、教化的意思。王念孙《广雅疏证》:“庠训为养,序训为射,皆是教导之名。”
3.学校的级别。“庠”、“序”、“校”都用作乡里学校的名称,也就是都是地方性学校。“学则三代共之”,此“学”就是指“大学”,意思是至于大学,三代都一样称为“学”。
4.学校的性质与任务。三代是一以贯之的,就是通过学习教养来“明人伦”,使人伦彰显明白。什么叫“人伦”?就是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古人以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不可变革的,而处理这五种关系又必须依循一定的准则,所以就称为“人伦”、“伦常”。比如《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所以是人,是有其为人之道的,如果吃饱了,穿暖了,住安逸了,却没有受教育,那么就近于禽兽。当初圣人就忧虑到这一点,便由契来作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此句话出自《孟子》)
5.明人伦的作用与价值。其一,如果社会的上层,比如诸侯、卿大夫都明白了人伦,那么下层的民众就会和谐团结。这就构成一个和谐社会。其二,如果有圣王兴起的话,就必定会前来学习效法,这便成为了圣王的老师了。虽然后面这句话是针对滕文公说的,但是同样彰显出“明人伦”的重要的普遍的价值。如朱熹《孟子集注》:“滕国褊小,虽行仁政,未必能兴王业;然则为王者师,则虽不有天下,而其泽亦足以及天下矣。”
我们再说说古代小学,这是指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西周时就有小学,在此前称为下庠、西序、左序。此后名称也不一。官学比如有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有书馆、乡塾等。
“小学”也有故事。因为儿童于小学阶段先要学识字写字等,所以汉代就把文字学称为“小学”。比如《汉书・艺文志》就曾收录字书《苍颉》、《凡将》等“凡小学十家四十五篇”。后来“小学”作为语言学的名词,其内涵也在扩大。比如魏晋之后,随着韵书的出现,音韵学也归入了“小学”。唐代以后,训诂学也归入了“小学”。“小学”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一直沿用到清末。国学大师章炳麟认为“小学”之名称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小学”是一门艰深的传统学问,要精通它绝非易事。鲁......>>
问题四:我国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礼记》:序,夏后氏之序也。《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孟轲:“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问题五:学校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学习的地方一般叫
痒,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而周朝的时候私人学校刚开始设立,而设立的人一般是诸侯豪门为了培养人才,于是叫“学宫”,比较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春秋战国及以后其他王朝也有类似的“学社”“文社”“诗社”等,宋以后的“书院”盛行,成为相对于“太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地方。当然,古代士人也大多会寓居在寺院道观中(感觉古人非常注重经文的研究),所以学生们住的地方也有些类似的味道。至于吃饭的地方,根据明代的文献,说那时候的老师是不管饭的--去求学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东阳马生序)。而一般来说,古人会将他们的与学习有关建筑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么这个堂那个馆或者什么什么阁的(文渊阁)。
至于老师开会,这个就更加复杂了:战国时候是百家争鸣,而且那时候叫“子”的往往有势力,可不想我们想的那样一群温文尔雅的学者。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鲁班,纵横家,兵家。而墨家本身又有为争夺“拒子令”内斗的记载。儒道法家虽然不崇尚“武斗”,但学术间也是“剑拔弩张”的相互诋毁,而儒家本身后来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乱七八糟的。所以那时候一般开会就是争斗大会,辩经论法的,在道观举办的比较多(佛教在汉后期才在中国兴起)。
问题六:我国古代的学校叫什么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私塾。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七:中国古代有小学 大学之分小学也叫什么名字 我也觉得现在的人太随便了,翻翻家谱,我都觉得我爷爷辈取的名字比我们的有内涵。
问题八:”指什么中国古代所谓“小学”指什么 “小学”在古代就是古汉语文字学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自学.读书必先认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古代学堂叫什么名字
古代学堂有: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教育机构。每种教育机构的职能不同,招收的学生也不同。
一、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
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2000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制阶级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东林书院的对联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如张之洞在武昌建立的两湖书院、广州越秀书院等等。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扩展资料
一、国子监职务设置:
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
二、国子学职务设置: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不立学官,附中经而已。
三、太学职务设置: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有学生七十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四、广文馆职务设置: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天宝九载,置广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五、四门馆职务设置: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直讲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六、律学职务设置:
博士三人,从八品下;助教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寻废;贞观六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龙朔二年复置。有学生二十人,典学二人。元和初,东都置学生五人。
七、书学职务设置: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武德初,废书学,贞观二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秘书省,龙朔二年复。有学生十人,典学二人,东都学生三人。
八、算学职务设置: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教育机构名称,中国古代各朝代皇室教育的机构有什么差异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教育机构名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