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和楚国之间。在那个时代,晋国的太子申生被晋献公杀害,而申生的弟弟重耳也被追捕。重耳得知消息后,决定逃离晋国,躲过追杀。他历经艰辛,最终逃到了楚国。
楚成王对重耳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必定能成大事,因此待他如上宾。一次,楚王设宴款待重耳,两人畅饮谈心,气氛十分融洽。楚王突然问重耳:“假如你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你会如何回报我呢?”重耳思索片刻后回答:“楚国有美女待从,珍贵的宝物、丝绸等您都拥有,而晋国却没有什么独特的珍奇物品可以献给您。虽然如此,若有幸回到国内,我愿与贵国保持友好。但如果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若仍未得到您的原谅,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并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在他的治理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城濮发生了战斗。晋文公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地区。楚军看到晋军的后退,误以为对方畏惧,立即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败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这个故事记载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成语“退避三舍”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的,用来比喻不与人争斗或主动退让。
退避三舍的典故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对手或逆境,有时候暂时的退避是明智的选择。退避并不代表软弱,而是为了等待时机的成熟,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展开更有力的反击。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取得更大的胜利。
这个典故也教导我们要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纷争,善于退让和妥协,保持和平与稳定。退避三舍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学会运用这一智慧,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