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31日,西方国家庆祝“Halloween”,它在辞典里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 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具“鬼气”的夜晚,因此得名“鬼节”。
此节日源自两千多年前的欧洲教会,他们将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传说公元前五百年,生活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将这个节日提前一天庆祝,即10月31日。
在他们的传说中,这一天标志着夏天的正式结束,也是冬季开始的一天。他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寻找生灵来获得新生,而这是死者唯一重获新生的希望。活着的人担心亡魂夺取他们的生命,因此在这一天熄灭炉火和蜡烛,让亡魂无法找到活人。同时,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用以吓走死者之灵。之后,重新点燃火炬,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传说凯尔特人曾在10月31日实行将活人献祭以祭奠死者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人领土的罗马人也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取消了烧活人祭死者的野蛮行为。罗马人将丰收庆祝的节日与凯尔特仪式结合,在万圣节前夜戴着可怕的面具,扮成动物或鬼怪,目的是赶走四周游荡的妖魔。这就是如今人们穿着古灵精怪服装庆祝万圣节的由来。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转变,变得更为积极愉快,喜庆氛围逐渐占主导地位。有关死者亡灵寻找替身再生的说法逐渐被抛弃和淡忘。如今,万圣节的象征图案,如女巫、黑猫等,大多带有友好可爱和幽默的特点。
一、“Halloween”一词的由来
很多民族在万圣节前夜举行庆典和聚会,又称为“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Halloween”成为通用名称,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在万圣节前夜,信徒们在乡村间走访,乞讨用面粉和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家庭相信教会僧侣的祈祷,期待获得上帝的保佑,让逝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当面对主人时,身着妖魔鬼怪服装的孩子们会威胁着:“要么款待我们,要么捣乱。”主人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说:“请吃!请吃!”同时将糖果放入孩子们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涉及南瓜雕刻成灯笼。这源于古代爱尔兰的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名叫JACK的醉汉和恶作剧者。一天,JACK骗恶魔爬上树,然后在树桩上刻上十字,威胁恶魔不准下来。JACK与恶魔达成协议,要恶魔施法让他永远不犯罪,作为回报让他下树。JACK去世后,他的灵魂无法上天也无法下地狱,只能在天地间漂游。在古代爱尔兰的传说中,灵魂之饼是放在挖空的萝卜里的,称为“JACKLANTERNS”。而如今,古老的萝卜灯逐渐演变成了南瓜灯笼,被称作“Jack-O-Lantern”。据说爱尔兰移民到美国后,发现南瓜比萝卜更合适雕刻,因此南瓜成了万圣节的代表物。
二、孩子们的节日狂欢
万圣节是儿童们尽情玩耍的好时光。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各种奇特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前往外出游玩。所谓“杰克灯”就是将南瓜掏空,在外表上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放入一支蜡烛点燃,如此一来,人们远远看去就会看到这张可爱的笑脸。
收拾好行装后,一群孩子手提着“杰克灯”,踏上邻居家的门前,威胁着:“不款待我们就捣乱”、“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主人不款待,这些调皮的孩子就会不客气地付诸行动:涂抹门把手、给别人的猫上色。这些恶作剧常常让大人们哭笑不得。然而,大多数家庭乐于款待这些纯真活泼的小客人。因此,万圣节前夜,孩子们总是吃得肚子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之一就是“咬苹果”。游戏规则是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子里,然后让孩子们不用手,只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胜利者。
万圣节,即西方的鬼节,如今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万圣节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人们打扮成各种奇怪的角色,以及特色食物南瓜。这个节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收获满满的欢乐和糖果。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