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是佛教僧尼常穿的法衣,起源于印度,它也被称为百纳衣。据传说,早期僧人的僧衣经常被抢劫,于是佛陀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将僧衣剪碎,缝成一块一块的布片,以此避免了被抢劫。这一创意让抢劫事件大为减少,于是这种衣服就被称为百衲衣。
袈裟一词来自梵文Kasdya,也可以写作"迦裟",是一种佛教僧尼的法衣。因为僧衣避免使用正色如青、黄、赤、白、黑等颜色,而采用似黑似青、似兰等不正之色,因此得名袈裟,也叫做缁衣。佛教规定法衣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这三种合称为"三衣"。尽管袈裟的缝制方法在不同传承的佛教中可能略有差异,但都严格遵循着戒律。
汉传佛教的袈裟通常缝制有衣钩和衣环,但南传和藏传佛教的袈裟却没有衣钩和衣环,这也是戒律所允许的。百衲衣一词起初指用破布缝制的袈裟,因此僧人也被称为衲子、老衲。现在百衲衣常指用多块不同布料拼缀而成的大褂,这也是受到戒律的允许。
袈裟之所以有百纳衣的别称,是因为它起初是由五衲衣演变而来。五衲衣包括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逝者衣和粪扫衣。而袈裟的名字也来源于它的缝制方式,据《十诵律》载,袈裟得名于五田相衣,即阿难尊者根据佛陀的指示,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这样的衣服类似于充满福田的田地,长养法身慧命,因此又被称为田相衣、福田衣和百纳衣。
袈裟作为佛教僧尼的法衣,代表着对佛法的信仰和敬意。它的名字和缝制方式都承载着丰富的典故与文化内涵。袈裟的存在不仅展示了智慧与创意,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敬畏。让我们在学习和传承袈裟这一佛教文化的同时,深切感受佛法所蕴含的智慧和人文关怀。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悠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